|
珠科院的承建数字孪生南岗河项目圆满验收珠科院的承建数字孪生南岗河项目圆满验收近日,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珠科院”)承建的数字孪生南岗河项目正式完成竣工验收。项目于2022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2023年4月完成系统联调并进入试运行,历经2年迭代升级。这条国家首批幸福河湖示范河流完成了从“智慧管护试点”到“全要素数字孪生”的华丽转身,为广东乃至全国城市河流数字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打造感知千里眼,物联新技术织密“四情”监测网。构建“天-地-管-河-江”一体化全要素、高密度、高频次物联感知体系,全覆盖了干支流、易涝点、水质敏感点,实现了水雨情、流量、视频、积水、液位、水质全要素的高频在线运行及告警,为数字孪生平台提供精准、动态的数据底板。 研发模型智慧脑,机理+AI模型支撑防洪排涝“四预”。基于自主研发的HydroMPM,实现水库、河道、地表、管网全要素水流耦合,打造了“来水预报-风险预警-淹没预演-调度预案”全链条业务体系,“机理模型+AI数据驱动模型”双引擎支撑应急“分钟级”快速推演与智能调度需求。为防汛决策提供“预见期6小时+滚动5分钟”双尺度支撑。 升级工程遥控手,智能调度提升闸泵工程联合调度效率。对流域4闸2泵完成自动化改造,实现远程控制与一键调度,响应时间由10分钟压缩至1分钟;河涌库容利用率提升10%–15%,易涝点抢排处置覆盖率提升50%,显著挖潜水工程综合效能。 开发孪生平台,赋能多场景应用。基于数字孪生框架,构建“2+1+N”综合业务应用体系,已上线防洪排涝“四预”调度平台、水资源管理平台、河湖监管平台、智慧碧道平台及移动端App。三维可视化方面平台采用“纹理载体+Shader”图形技术,实现水深、流速、流向等要素在Web端的高帧率三维呈现,同步适配大屏端、业务端(中屏端)、移动端、公众端,多端联动、所见即可决策。 实战成效显著,数据说话的“黄埔答卷”。自2023年4月试运行以来,防洪排涝“四预”平台有效支撑79场暴雨洪涝的预报预警及应对决策工作,累计发出各类预报预警信息200余次、短报260余期,总推送超1万人次,成为黄埔区汛期24小时防汛值守的“智慧中枢”。水资源方面,系统实现流域水质、生态流量持久监测,系统支撑南岗河干流生态补水20余次,枯水期生态流量达标率提升20%以上,补水调度效率提升40%,南岗河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以上。河湖管理方面,基于遥感、无人机等智慧化监管,构建河湖问题“生-销”全链路管理模式,闭环水域岸线日常管控,极大提升了图斑在线核查工作效率。 社会关注高,成智慧水务“现象级”案例。人民日报、中国经济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科普中国网”推出专题科普视频,向公众宣传防洪排涝“四预”应对城市洪涝的作用。数字孪生南岗河系统现已成为“广州水务智慧化提档升级”的重要代表工程之一。 技术推广落地用,铺从“一条河”到“多河系”。核心成果“高密度城市型流域防洪排涝‘四预’调度平台”,入选水利部办公厅发布的2024年度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可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加速推广。 数字孪生南岗河建设不仅打造了幸福河湖长效管护“智慧样板”,也充分展现了珠科院坚实的技术体系。珠科院将以此为起点,加速推动数字孪生流域相关技术升级迭代,并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推广建设,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珠科院力量。 来源:珠江水利 |